拍卖广场
您尚未登录,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! 登录 | 注册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点点滴滴
查看: 42710|回复: 413

再发老墨友共赏

  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2-4-19 11:2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多寶精舍 于 2012-4-20 04:32 编辑

九叠山房藏墨

    佳墨《古隃麋》一盒,正面铁线篆“九叠山房藏墨”与“九叠山房监制”各四笏。面背均光素,坚挺硬朗,字体秀丽,描金精美。视墨制式气韵字风,应为汪节蓭嘉道年间制品。汪节蓭制古隃麋墨品18两银一斤,属上等墨品。原盒包装,无一丝磕碰与裂纹,极为难得。

    赵仁基,号九叠山房主人,乾隆五十四年(1789)生于阳湖(今江苏武进),阳湖处于文化气息浓郁之江南,而赵氏更有耕读持家之优良传统,明清两朝阳湖一带赵氏先后高中九位进士,“十里九进士”不仅写入赵氏家谱,更在当地传为佳话。赵仁基于嘉庆年间考取进士后,便入仕为官。尽管后世未留下过多关于赵仁基为人为官之详实资料,然自有限史料中,仍不难看出其既是饱学之士,又能体察民情,应该说在晚清政坛算得上难能可贵。赵仁基在泾县为官仅一年,便编撰完成《泾川书院志》,并特意为《泾川丛书》作序,这对地方文化传承无疑是不小贡献。更值得一提之事,以科考入仕之赵仁基勤心经世之学,经调研写出《论江水十二篇》(《再续行水金鉴》),对水土保持、治理江河具有宝贵之指导意义。后人将赵仁基与清代名臣陶澍、林则徐、丁宝桢及著名学者包世臣、魏源、梅曾亮等同列。

    汪节蓭,清代四大制墨家之一,墨肆名函璞斋,设肆于乾隆年间,盛行于乾嘉。具体墨肆设立时间未考得。见于传世之年款最早者为乾隆三十年制品,为书函式墨,北京故宫藏有一锭,潍县郭氏《知白斋墨谱》亦有著录,周氏《清墨谈丛》有载。己丑秋季嘉德曾上拍三笏。余观之认为皆仿品也。然尹润生藏吉梦熊为汪节蓭写墨票云,“汪氏名九扬”,款署乾隆五十八年,则当乾隆三十年时,汪氏墨肆必已设立。汪氏墨业历经乾、嘉、道三朝,最后归并于胡爱堂鉴莹斋,然仍以“节庵”或“节蓭”名制墨,“蓭”字改为“庵”字者居多。寒斋藏“怡亭”墨,为道光己丑(九)年,“蓭”字款;“道光庚寅十万杵”墨,为道光十年,“庵”字款;友许松藏刘韵坷“兰臭”墨,为道光十一年,“蓭”字款。推测这几年为函璞斋与鉴莹斋将要合并之时,署款混乱,可见一斑也。

    汪氏制墨,以乾隆丙午年仿金冬心“五百斤油”墨、乾隆年间制御制西湖十景诗彩珠墨、嘉庆三年制“菊香膏”墨、“金氏清啸阁”墨等最为著名。市品以惜如金、五百斤油、古隃麋等最为上乘。所见嘉庆、道光年间文人定版墨多出自其手,墨质坚莹,清胶万杵,形制古雅,字口锋芒毕露,描金华丽异常。

评分

1

查看全部评分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19 11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多寶精舍 于 2012-4-20 04:34 编辑

游客,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

九叠山房藏墨_1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19 11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多寶精舍 于 2012-4-20 04:34 编辑

游客,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

九叠山房藏墨_2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19 11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多寶精舍 于 2012-4-20 04:35 编辑

游客,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

九叠山房藏墨_3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19 11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多寶精舍 于 2012-4-20 04:37 编辑

清乾隆亿万斯年墨

    亿万斯年墨。亿万斯年,意为祝国运绵长,为曹素功墨肆制品。墨重67克,面篆书“亿万斯年”阴识填金,额间嵌珠;背刻松峰水流,日月同辉,涂金厚重;侧“臣唐英恭/进”款。墨用黄绫套包裹,置于锦盒中,皇家风度,气韵不凡。

    此墨应为唐英任督陶官时制呈,由此可以推出制作年代当在乾隆二十年以前。曹素功(1615-1689),原名圣臣,号素功,安徽歙县岩寺镇人。位居清代四大制墨家之首。早年潜心科举仕宦之途,顺治年间秀才。他自幼喜爱墨道,注意收藏研究古墨。康熙六年,虽授布政司但一时没有实职。他结识不少文人新贵,掌握徽墨悠久之制墨技艺,又了解当时上层人物之爱好与墨趣和崇尚自己题绘制墨的社会心理,便凭借明末著名墨工吴叔大墨业基础,为达官权贵和社会名流定版制墨。墨质和工艺造型日渐精良,名声亦渐远扬,其墨业更加兴旺,在社会上层影响很大。后移店至苏州、上海等地。曹素功著有《曹氏墨林》2卷,主要辑录珍品墨和墨客题咏。康熙南巡金陵,曹素功以墨进,帝赐“紫玉光”三字,声名鹊起。此后还自创“天琛”“千秋光”“天瑞”及“豹囊丛赏”等名墨。墨庄先迁至苏州,后又定居上海,子孙相传,历经十几代,绵延300余年,有“天下之墨推歙州,歙州之墨推曹氏”的美誉,称“艺粟斋”。乾隆也很赞赏曹墨,相传亦有“古来作者难屈指,前朝潘生今曹氏”之名。志书上也有“海内巨卿贡墨皆取制于曹氏”之记载。漱金紫玉光墨,乃曹素功所制集锦墨之最佳品。该墨一式10锭,长方条形。每锭长5.8厘米,宽2厘米,厚0.6厘米,重13克。此套墨每锭面上镌刻白岳一景,计有10景。分别是天柱峰、五老峰、罗汉峰、香炉峰、万寿山、紫玉屏、玉屏峰,剑峰、狮子峰、沉香洞。墨背面有阳刻楷书“紫玉光”钤印和落款。落“古歙曹素功珍藏”“艺斋主人仿古清墨”“天都曹素功制”“新安曹素功鉴定”等制家款。通体漱金,墨色如漆,乌黑发亮,质地细腻,坚硬致密。墨面绘画、雕刻生动,重峰叠岩,古意盎然。现藏安徽省博物馆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19 11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多寶精舍 于 2012-4-20 04:38 编辑

游客,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

清乾隆亿万斯年墨_1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19 11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多寶精舍 于 2012-4-20 04:39 编辑

游客,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

清乾隆亿万斯年墨_2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19 11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多寶精舍 于 2012-4-20 04:40 编辑

游客,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


清乾隆亿万斯年墨_3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19 11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多寶精舍 于 2012-4-20 04:42 编辑

乾隆御墨

    庚寅初春,得乾隆御墨众香国,友人郭先生购自英国利物浦老货店。其中大墨断粘,蟠云、螭龙完整,青圭已残。此为十多年来乾隆御墨之仅见,其余所见均仿品也。

此墨来寒斋不易,故特多费笔墨记之:
    2009年7月,接友高兄电,告知有友郭先生自英国归,带回乾隆御墨四笏。我听之一笑,假也。然细思量,英国带回,莫非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自宫里抢劫而去,亦未可知。遂求高兄安排一见。见面后知,墨早已送翰海拍卖公司。听郭先生介绍,此次赴英乃是去看望女儿,闲暇之余,与小友三人,共游周边古董店,在一英国老古董店所得。初进老店,即询问英国老人“可有中国古董”,老人遂拿出一破旧盒子,告“可能是中国的黑玉”。郭先生上前一看,知此物非凡,乃清宫旧藏也,问老人“可否转让”。老人询问此为何物,答曰“中国人写字之墨也”。老人大笑道:“原来如此,无怪舌舔变黑也”,又说“请出价格”。郭先生细细思量,出价不能太高,也不能太低,就开“150镑”,老人说“YES”。郭先生心道开高了,又看一番道“因有裂痕,就100镑吧”。老人欣然应允。四锭乾隆御墨,一百英镑,一千多人民币,就买下了。

    郭先生回后,电脑一查,与此四锭完全相同之乾隆御墨,1997年瀚海拍卖成交价格近二十万元。当时几位愣住了:看来拣了个大漏啊。随后商定,一是签个协议,此墨归三人共有;二是到北京后,必须上拍卖会。郭先生回京即送到翰海,现在墨就躺在翰海库房,初定上与山西晋宝的联合拍卖会。

    此为众香国、蟠云、螭龙、青圭组成的一套御墨,包浆浑厚、模刻精美、漆衣光亮,当为乾隆年间宫廷造办处佳制也。自与郭先生见面,就感觉度日如年,盼着拍卖快快来临。好不容易盼到拍卖期,一看拍卖目录,没有此墨。询问翰海,答曰“因无其他墨品,改为翰海秋拍”。又盼到翰海秋拍,仍然不见踪影。打听得知原因如前,推到四季小拍。期间又与郭先生赴翰海库房观赏,断定是乾隆御墨无疑。

    2010年1月21日,翰海四季迎春拍卖会如期举行。这次拍卖,在网上竟然没有宣传,不知何故。开拍前几日,吃不好,睡不安,一再推测可能出现的结果。见网上没有宣传,窃喜:天助我也!高兄和郭先生也陪同参加了拍卖。结果非常顺利,几乎底价购下,圆了一个御墨的梦。工夫不负有心人啊!办理完手续,下楼时,见拍卖公司人员匆匆赶来,询问“此墨可转让否,一友因事迟到,欲商量转购此墨”。未等我回答,郭先生回道:“不可能转让!”呵呵,知我者,郭兄也。当晚赴海上集会,友博印堂赵先生欲加价留下,我也婉言谢绝。回京后,拍清晰照片,便束之高阁。每月取出把玩一次,带来无尽乐趣也。此墨购买价格相当于一锭乾隆御墨当时的市场价格,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。后参观故宫博物院,赏其藏墨,感到略逊于寒斋藏品。细思之,乃知寒斋墨品为传世藏品,包浆浑厚,而故宫藏品为库存物品,没有天然包浆,差别于此,可见一斑也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19 11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多寶精舍 于 2012-4-20 04:43 编辑

游客,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

乾隆御墨_1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客服电话:0371-63941568   客服微信号:13939080566

GMT+8, 2023-12-11 20:10 , Processed in 0.339429 second(s), 10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
QQ在线客服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
0371-63941568
扫一扫联系
文房天下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