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卖广场
您尚未登录,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! 登录 | 注册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点点滴滴
查看: 603|回复: 10

一九九一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2-8-25 13:0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wangzz 于 2022-8-25 13:11 编辑

背面盖有检验章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发表于 2022-8-26 18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个小小的建议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都在砚界大佬指导下进步了,不仅是砚学知识上得到真经,同时,“砚”(眼)界更加开阔,也许我们眼光也提高了些。我们由衷希望大佬不是推了“陈”再出“新”砚,希望能看到陈列宝砚,虽不能拥之,但能过眼也是福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2-9-9 10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语僧 发表于 2022-8-26 18:29
提个小小的建议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都在砚界大佬指导下进步了,不仅是砚学知识上得到真经,同时,“砚” ...

长江长老的宝物多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2-9-9 11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黑无常 发表于 2022-9-9 10:14
长江长老的宝物多。

是的!砚于文人说是宝物,而在世俗中就是个磨墨的石头,所以秘藏不示不同于“怀璧有罪”,不管是谁,将历朝历代流传的古砚保存下来并发扬光大,都是一种善举,将名砚在论坛中发光,其实就是善心“发热”,也是其砚学水平的标志物,能断何为佳砚?保存佳砚既是善举,也是标志其砚学水平的标杆!很多当代砚学家,收藏千方砚,而其中没有几方古砚,更没有历代佳石,称他为砚学家实为虚名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2-9-9 14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语僧 发表于 2022-9-9 11:38
是的!砚于文人说是宝物,而在世俗中就是个磨墨的石头,所以秘藏不示不同于“怀璧有罪”,不管是谁,将历 ...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2-9-9 23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
现在,古砚台藏品多集中在国内,而国内博物馆所藏砚台为天津艺术博物馆、上博、北京故宫及广东博物馆等,收藏的时间和渠道不尽相同,各有特色。其中共同突出的问题,就是追求古砚完整、附名人题款(相当一部分的题款是值得探讨,就连古砚真伪亦可商榷。),而就四大名砚来说,没有以古人所追求佳石为最高境界,展览反倒是以艺术修饰和名人题款为主线,其实就是忽略了名砚以石质佳为上的原则,国内文博界在这一点上有点模仿乾隆皇帝的品砚标准,关注国内各大网站网友帖出的佳砚后大概推测:如果将国内名家藏砚合并展出,水平会远远高出任何一家博物馆,并且保真度还要高,还可以同时将砚台在各个文明发展时期的特点一目了然,藏砚的水平也代表着藏砚家的欣赏水平。虽然有很多佳砚分藏在民间,也很难集中一并展出,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网络平台能显真容。我愿有生之年能欣赏这些文房瑰宝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2-9-15 08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语僧 发表于 2022-9-9 23:31
现在,古砚台藏品多集中在国内,而国内博物馆所藏砚台为天津艺术博物馆、上博、北京故宫及广东博物馆等, ...

可惜现在的论坛已是美人迟暮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2-9-17 20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黑无常 发表于 2022-9-15 08:44
可惜现在的论坛已是美人迟暮

莫要悲伤,莫要哀叹。中华文明五千年未曾断流,书法艺术也未曾割断。砚文化是大文化中小流,也是文明中一员,没有砚亦不成书,就无书法可言。如果说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发展长河中非常重要的一环,就不要担心砚文化消失,更不要伤心文房天下美人迟暮,古砚可以重生,新砚也可再过手,总之,交替变化是常有的事,至少现在的境况比民国时候强多了,这几年与砚文化漫长的发展道路就是一瞬间。也许这就是黎明前的黑夜。也许若干年后,重写砚文化的续篇,在网络时代该重点提到文房天下论坛是文房艺术的中流砥柱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2-9-21 06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2-9-21 06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前好像很普,现在好像一点都不普了,变化真大!变化真快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客服电话:0371-63941568   客服微信号:13939080566

GMT+8, 2023-12-11 20:39 , Processed in 0.112661 second(s), 8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
QQ在线客服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
0371-63941568
扫一扫联系
文房天下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