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卖广场
您尚未登录,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! 登录 | 注册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点点滴滴
查看: 4057|回复: 36

聊砚工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1-6-27 10:3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不语僧 于 2021-6-27 10:40 编辑

聊砚工
(又与敏感词碰撞,分段发)
        夏日聊砚,聊砚不能不提到制砚人,过去从事制作砚台的工匠称砚工,工匠都属于百工之一,现代所谓百工为各种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行业的总称,古时讲百工是个官名,每个行业统领的官员称其为工,据《周礼·考工记序》:“国有六职,百工与居一焉……审曲面埶,以饬五材,以辨民器,谓之百工。”郑玄 注:“百工,司空事官之属……司空掌营城郭,建都邑,立社稷宗庙,造宫室车服器械。”古时专用,今为泛指。
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6-27 10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不语僧 于 2021-6-27 10:44 编辑

真的找不出敏感词,就只能发图了!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6-27 10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 每个行业工匠都有自己的祖师爷,过去的砚学书籍没有提到是谁,今天却能马上查出是子路(子路为孔子学生,以砚墨而传之。),子路名声大,但没听说那个砚工及大师级雕刻家去朝圣过,估计就是临时找个行业带头人应付而已。
       翻翻近几十年传颂的砚业名人,制砚业清顾二娘的名声胜过子路,现代人将顾二娘捧上了天,为黄任制的砚能换一套房,当年清黄任的炒作愿望在当今实现了,如果仔细端详顾二娘做的砚好在哪里?就是在雕工,不论网上看到的还是旧书上刊印的砚台,基本上都是随型砚,这与古人的审美跨越很大,古人贵形不重饰,以方式、矩形、圆制为尊,以上下周正为典雅,以无暇纯色为贵,就是抛开形制和雕饰,但就论砚堂和砚池为砚工主要施艺之地,砚池被顾二娘修饰出菌纹容易伤笔,砚堂平坦无顺流之势,应该不算是真砚工,如果她是制砚高手,即使皇帝不招进造办处,也该被皇亲贵族打个赏,但是,顾二娘就是个传说,也许她到了今天才被世人抬为砚业祖师娘了。
       有心人如果对比明清两代制砚工艺比较,明式大雅,清制繁俗;明代凡笔过之砚堂、砚池,工艺无一不以不损笔为上,无一不以延砚寿为宗旨,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•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百工技艺,各祠一神为祖。”假如砚业没有祖师爷,但也不能凭着某个人喜好,随意找个顾二娘推为楷模,现在砚工们混了这么长时间,该不能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,该想想脚下的路在何方?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6-27 12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不语僧 于 2021-6-27 12:44 编辑

现代话题以简洁为要,图文相配相得益彰,配个明代砚台图片,请行家阅览之余,给断断是端还是歙,颜色青黑,自然光下拍摄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6-28 20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判断是歙砚宋坑黑龙尾,请专家指正1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1-6-30 11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文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1-8-23 22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非端非歙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8-24 08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
砚材是非说半句,非端非歙留半句,半句留疑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1-8-27 04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文,用心了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1-10-31 11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说的太对了,现在做砚就是舍本求末。论砚台的雕工,你再怎么好还能好过苏工的雕玉,真是不可理喻!乾隆遗害不少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客服电话:0371-63941568   客服微信号:13939080566

GMT+8, 2023-12-11 21:30 , Processed in 0.083128 second(s), 12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
QQ在线客服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
0371-63941568
扫一扫联系
文房天下微信客服